近期,深水規院參建的光明新區海綿城市試點區域海綿化改造工程(下稱“光明海綿化改造項目”)作為重要的現場考察節點,在深圳接受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績效評價中收獲了好評,助力深圳在同批14個城市中脫穎而出取得第一!
光明海綿化改造項目的改造范圍主要是光明新區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區域內東坑水和鵝頸水兩大片區內共19個現狀建設項目的海綿設施。早在2011年,光明新區即被確定為全國首個低沖擊開發(同低影響開發)雨水綜合利用示范區,由于部分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年份較早,設施破損、景觀不佳,亟待開展提升改造。
自2018年深水規院與文科園林聯合承接項目以來,雙方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從項目建議書到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嘔心瀝血,與施工單位共同打磨,擺石、擺盆、種植等工作,項目團隊均親力親為現場參與,測量、物探等成果,項目團隊均按期提交,為設計提供堅實支撐。
本項目海綿類型涵蓋了市政道路、住宅小區、學校、公園等,是海綿化改造與景觀空間、休閑功能多方面的設計融合。項目團隊在工作協同配合中提出的“海綿微地形”“海綿+景觀+休閑空間”復合型功能等理念有效克服了原有場地設計問題,切實從源頭上減少徑流污染,提高了雨水徑流滯蓄能力,提升了試點區域的海綿化效果,并經受了多次大雨考驗。
特別在2019年底,項目團隊夙興夜寐、攻堅克難,不負建設方期待,完成了深圳參加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績效評價的重要考察節點,以東長路、實驗學校光明部、萬丈坡保障房為代表的特色海綿景觀亮點突出,建成效果獲得了各行各業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的一致好評,創建了生態海綿景觀項目新標桿。